食品伙伴网讯 近日,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最新一期食品安全抽检通告,检出24批次不合格食品。
14批次食品检出农兽药残留问题
14批次食品检出农兽药残留问题,分别为奉节县滨新路旭澳百货超市销售的山药,咪鲜胺和咪鲜胺锰盐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奉节县大周百货超市店销售的小台芒,噻虫胺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涪陵区瑞果生鲜超市销售的红小米辣椒,噻虫胺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合川区双槐镇爱购商城销售的荔枝,氯氟氰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重庆市江津区佳惠惠食品超市有限责任公司销售的妃子笑荔枝,吡唑醚菌酯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江津区敏睿生鲜食品店销售的美人椒(辣椒),毒死蜱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开州区宏阳生活超市销售的小台芒(芒果),吡唑醚菌酯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两江新区红美华盛百货超市销售的红薯,氯氟氰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綦江区凤平食品经营超市销售的小土豆,毒死蜱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万州区鲜一方食品经营部销售的喆钰带骨凤爪(50-70),呋喃西林代谢物不符合农业农村部公告第250号要求;巫山县巫建全新商贸有限公司三溪店销售的香蕉,腈苯唑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巫溪县金鑫购物中心销售的香蕉,吡虫啉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重庆市酉阳县品佳惠百货有限责任公司桃花源生活广场店销售的牛蛙,恩诺沙星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长寿区凤城街道优家副食超市销售的黄葱,噻虫嗪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恩诺沙星属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类人工合成的广谱抗菌药,用于治疗动物的皮肤感染、呼吸道感染等,是动物专属用药。长期食用恩诺沙星残留超标的食品,可能在人体中蓄积,进而对人体机能产生危害,还可能使人体产生耐药性菌株。《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兽药最大残留限量》(GB 31650—2019)中规定,恩诺沙星在牛蛙中的最大残留限量值为100μg/kg。
呋喃西林是硝基呋喃类抗菌药,具有抗菌谱广等特点。硝基呋喃类原型药在生物体内代谢迅速,其代谢物和蛋白质结合后稳定,故检测其代谢物可反映硝基呋喃类药物的残留状况。长期大量摄入含有呋喃西林代谢物的食品,其可能在人体内蓄积,引起过敏反应、胃肠道反应、嗜酸性白细胞增多症、神经症状及多发性末梢神经炎等。《食品动物中禁止使用的药品及其他化合物清单》(农业农村部公告 第250号)规定,呋喃西林为食品动物中禁止使用的药品,即在动物性食品中不得检出呋喃西林代谢物。
腈苯唑又叫唑菌腈、苯腈唑,是三唑类内吸杀菌剂。《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21)中规定,腈苯唑在香蕉中的最大残留限量值为0.05mg/kg。
咪鲜胺和咪鲜胺锰盐为广谱杀菌剂,对大田作物、水果、蔬菜等植物上的多种病害具有治疗和铲除作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21)中规定,咪鲜胺和咪鲜胺锰盐在山药中的最大残留限量值为0.3mg/kg。
噻虫嗪是烟碱类杀虫剂,具有胃毒、触杀和内吸作用,对蚜虫等有较好防效。少量的残留不会引起人体急性中毒,但长期食用噻虫嗪超标的食品,对人体健康可能有一定影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21)中规定,噻虫嗪在葱中的最大残留限量值为0.3mg/kg。
4批次食品检出重金属污染问题
4批次食品检出重金属污染问题,分别为重庆惠尔乐百货有限公司销售的泥老姜,铅(以Pb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合川区严静食品经营部销售的茄子,镉(以Cd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开州区乐惠购物中心销售的泥巴老姜,镉(以Cd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荣昌区盘龙镇罗跃英副食店销售的山奈,铅(以Pb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镉是一种蓄积性的重金属元素,可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长期食用镉超标的食品,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影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22)中规定,茄子中镉(以Cd计)的限量值为0.05mg/kg、姜中镉(以Cd计)的限量值为0.1mg/kg。
铅是最常见的重金属污染物,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重金属元素,可在人体内蓄积。长期摄入铅含量超标的食品,会对血液系统、神经系统产生损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22)中规定,生姜中铅的最大限量值为0.2mg/kg。生姜中铅超标的原因,可能是生产企业使用铅含量超标的原料;也可能是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生产场所、加工设备中的铅迁移带入,使得终产品铅含量超标。
2批次食品检出食品添加剂使用问题
2批次食品检出食品添加剂使用问题,分别为沙坪坝区家联优选生活超市销售的武隆苕皮,铝的残留量(干样品,以Al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巫山县巫建全新商贸有限公司三溪店销售的干山药片,二氧化硫残留量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硫酸铝钾(又名钾明矾)、硫酸铝铵(又名铵明矶)是食品加工中常用的膨松剂和稳定剂,使用后会产生铝残留。《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24)中规定,粉丝、粉条中铝的最大残留限量值为200mg/kg。铝的残留量超标的原因,可能是商家过量使用含铝添加剂或者原料受环境影响天然含有较高的铝本底所致。长期摄入铝残留超标的食品,可能影响人体对铁、钙等营养元素的吸收,从而导致骨质疏松、贫血等,甚至影响神经细胞的发育。
二氧化硫、焦亚硫酸钾、亚硫酸钠是食品加工中常用的漂白剂和防腐剂,使用后会产生二氧化硫残留。二氧化硫进入人体后最终转化为硫酸盐并随尿液排出体外,少量摄入不会对身体带来健康危害,但若过量食用可能引起如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规定,干制蔬菜(脱水马铃薯除外)中二氧化硫残留量不得超过0.2g/kg。干制蔬菜中二氧化硫残留量超标的原因,可能是生产企业超限量使用亚硫酸盐等漂白剂,以达到漂白和防腐的作用;也有可能是使用时不计量或计量不准确所致。
3批次食品检出质量指标问题
3批次食品检出质量指标问题,分别为重庆仵达商贸有限公司销售的冰糖散,螨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綦江区世纪好又惠生活超市销售的炒花生,过氧化值(以脂肪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云阳县邵明军炒货店销售的原味瓜子,过氧化值(以脂肪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螨是食糖的生物指标,也是反映食糖生产或储运卫生环境的一种指标,人体大量食入螨有可能引起消化系统疾病。《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糖》(GB 13104—2014)中规定,食糖中不得检出螨。
过氧化值主要反映油脂的被氧化程度,是油脂酸败的早期指标。食用过氧化值超标的食品一般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但长期食用严重超标的食品可能导致肠胃不适、腹泻等。过氧化值(以脂肪计)检测值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产品用油已经变质,也可能是原料中的脂肪已经被氧化,还可能与产品储存条件控制不当有关。
此外,还有1批次食品检出其他污染问题,为大足区严文蓝早餐店使用的复用餐饮具(筷子),阴离子合成洗涤剂(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所在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已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要求,对上述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产品,依法启动查处工作,同时已采取风险控制措施,查清产品流向,召回、下架不合格产品,分析原因并进行整改。
不合格食品信息
(来源: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相关报道: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2636批次食品安全抽检情况的通告(渝市监通告〔2025〕21号)
监督抽检不合格产品信息(2025年第21号).xlsx
部分不合格检验项目小知识.docx
本文由中国食品安全网食品资讯中心编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news@foodmate.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