鲭鱼价格再创新高,供应链进入“紧缩时代”

最新行业数据显示,挪威冷冻鲭鱼出口价已与国内拍卖市场的渔民一手价持平,10月中旬的拍卖价突破每公斤46挪威克朗,创下历史纪录。这意味着整个供应链——从渔船、加工商到出口商——都在押注价格将

 最新行业数据显示,挪威冷冻鲭鱼出口价已与国内拍卖市场的渔民一手价持平,10月中旬的拍卖价突破每公斤46挪威克朗,创下历史纪录。这意味着整个供应链——从渔船、加工商到出口商——都在押注价格将继续上涨。分析师指出,这种罕见的价格同步上涨,反映了市场对未来极度紧缺的普遍预期。

 

2025年鲭鱼配额本已削减22%,加上前期库存消耗殆尽,导致市场价格在秋季快速飙升。业内预测,若2026年配额削减70%成为现实,全球可流通鲭鱼供应量将跌至正常年份的三分之一以下。分析师指出,尽管高价可能令部分价格敏感型买家退场,但“只要供给减少的速度快于消费萎缩,鲭鱼价格就不会回落”。

 

当前出口报价需维持在每吨约5,000美元,才能保证产业链利润,但多数观察者认为,这一价格水平能否长期维持仍有待市场验证。

 

亚洲市场支撑高价格局

 

在需求端,亚洲市场正成为维系全球鲭鱼价格的关键力量。特别是日本,其零售端对去骨鲭鱼鱼片、盐烤片及即食产品的需求持续增长。分析显示,日本消费者偏好高脂肪、高油润度的挪威鲭鱼品种,对价格上涨的敏感度较低。与此同时,中国和韩国市场的餐饮需求同样旺盛,尤其是在日本料理与韩餐在全球范围扩张的背景下,高品质鲭鱼被视为“餐桌必备”。

 

一位东京进口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鲭鱼不再是廉价鱼,而是中高端蛋白消费品。市场愿意为稳定供应和高脂鱼体支付溢价。”

 

欧洲加工产业面临冲击

 

在欧洲,配额削减引发了严重的产业连锁反应。欧盟渔业加工协会(AIPCE)近日发出公开警告称,如果70%的配额削减方案落地,将对欧洲鲭鱼加工业造成“毁灭性打击”。目前,波兰、荷兰等国的中型加工厂高度依赖挪威原料,配额锐减将迫使部分企业停产甚至破产。

 

协会指出,这一危机的根源在于北大西洋沿海国家多年未能就共同管理计划达成一致,导致实际捕捞量长期超标。欧盟方面强调,自己一直是国际上最严格的规则遵守者,却因他国超捕而被迫承担配额后果,“这对守规者是不公的惩罚”。

 

此外,AIPCE批评部分非政府组织和零售商发起的“鲭鱼抵制运动”,认为此举“惩罚合法渔业,却无法解决过捕问题”。协会呼吁即将召开的沿海国谈判必须达成新的可持续协议,确保“合法捕捞的欧盟鲭鱼仍是负责任的选择”。

 

产业进入高成本周期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鲭鱼产业正步入一个“高成本、低配额”的新周期。对于亚洲进口商而言,价格上升虽带来压力,但供应安全已成为更核心的考量;而对欧洲而言,配额削减将重塑加工与出口结构,迫使企业加速转向多元原料。

 

市场共识正在形成:鲭鱼价格高位运行将成为未来数年的常态。从渔船到超市,从北海到东京湾,这场“鲭鱼风暴”不仅改变全球水产贸易的格局,也揭示了过度捕捞与气候变化下的资源困境。

餐饮供应链冷链服务业务联系电话:19937817614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