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上旬,全球鲣鱼(Skipjack)原料市场延续紧张走势。泰国曼谷与厄瓜多尔曼塔两大金枪鱼加工中心价格同步走高,反映出西中太平洋捕捞量持续偏低及供应链吃紧的市场态势。
根据UCN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第41周(10月6日至12日)曼谷鲣鱼CFR(成本加运费)价格保持在每吨1,600至1,700美元区间,较上周基本持平,但成交重心已上移至1,650美元以上。多位在西班牙维戈(Vigo)行业会议上的贸易商透露,新成交报价多集中在1,650-1,675美元/吨,部分高端订单甚至逼近1,700美元/吨。
业内人士指出,当前西中太平洋渔场(WCPO)捕捞持续不佳,尤其是中型围网船队回港延迟,导致原料抵达曼谷数量有限。若这一趋势延续,10月下旬价格可能继续小幅上探。亚洲一家大型采购商表示:“目前成交价稳定在1,600至1,650美元/吨之间,但船运供应紧张,没有下调空间,预计很快将站稳1,700美元。”
另一方面,欧洲市场的罐头成品贸易在本月德国科隆 Anuga 食品展上表现平淡。尽管买家观望情绪浓厚,但亚洲原料价格已出现坚挺迹象,并陆续传导至下游分销商。业内普遍认为,除非捕捞情况明显改善,否则10月全球鲣鱼原料价格将继续维持稳中偏强格局。
相比之下,厄瓜多尔市场涨势更为明显。作为东太平洋最大金枪鱼登陆港,曼塔9月船边价(ex-vessel)已升至每吨1,700美元,创下两年来新高。10月初部分交易更在1,725-1,750美元区间达成,个别报价高达1,775至1,800美元/吨。来自大西洋和印度洋双区域运营的供应商报价明显偏高,带动整体市场重心上移。
受供应紧缺推动,曼塔的鲣鱼市场正成为全球价格风向标。业内人士指出,厄瓜多尔渔场正处于禁渔期尾声,鲣鱼捕捞量偏低,而罐头工厂订单仍然旺盛,这种“低产高需”的格局正不断放大价格压力。



